当昆虫翅膀的纹路在滴胶中定格成永恒,当簪花的芬芳缠绕着指尖的温度,当运动场上的欢呼与绘本里的梦想交织成歌——近日,合肥高新区柏堰中心柏堰湖社区的家庭教育综合服务项目,正以一场场生动的亲子互动,为“家庭教育”写下充满温度的注脚。20余组亲子家庭在系列活动中,共同解锁了课本之外的成长密码。
虫趣探秘:当科学种子在指尖发芽。“小小昆虫学家探究营”里,《六足王国》科普讲座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之门。独角仙的威武、竹节虫的伪装、蝉的生命周期……这些平日里被忽略的小生命,在老师的讲述中变成了“生存智慧大师”。最让人期待的滴胶标本制作环节,成了亲子协作的“科学实验室”:妈妈扶着镊子稳住甲虫翅膀,孩子屏住呼吸调整触角角度,水晶滴胶缓缓注入模具时,仿佛将整个夏天的好奇都封存其中。“我要把它放在书桌前,每天都看!”一个女孩举着作品欢呼的模样,正是科学启蒙最动人的瞬间。活动尾声的有奖问答,让昆虫化石小礼品成了延续探索欲的“魔法道具”,更让家长们领悟:原来科学教育,藏在和孩子一起观察甲虫触角的专注里。
簪花传情:让非遗在发丝间绽放。老师指尖翻飞间,一朵绢花簪子便有了灵气,“古代女子戴牡丹显华贵,插梅枝表气节”的讲解,让孩子们知道:这小小的簪花里,藏着中国人的浪漫与风骨。亲子围坐的长桌上,花瓣与丝线共舞:女儿踮脚选了朵粉玫瑰,妈妈笑着教她“斜着插才不会掉”;奶奶戴上孙女做的茉莉簪,镜头里的笑容比花还甜。那些歪歪扭扭却满眼认真的作品,不是完美的工艺品,而是传统文化在家庭里“活”起来的模样——当妈妈为孩子别上簪花的瞬间,家风的传承便有了最温柔的载体。
运动狂欢:用汗水浇灌亲情之花。“彩虹保龄球”区,爸爸和儿子趴在地上研究投掷角度,球瓶倒下时的欢呼能掀翻屋顶;“小脚踩大脚”赛道上,妈妈牵着女儿的手同步迈步,每一步都是信任的练习;最热闹的“猪八戒背媳妇”环节,爸爸们驮着孩子穿越障碍,气喘吁吁的模样逗得孩子们直笑,却也让他们悄悄搂住爸爸的脖子——原来“父爱如山”,是能感受到的温度与力量。羊角球跳跃时的同步蹦跶,能量传递时的小心翼翼,还有赛后孩子给家长捶背的小手……运动场上的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着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巧编“柿”意:把祝福织进时光里。手工坊里,彩线在指尖绕出了吉祥的模样。“柿子红了,就是‘事事如意’呀”,老师的话让孩子们眼睛发亮。亲子搭档各显神通:有的家庭分工明确,孩子负责给扭扭棒缠彩线,家长专注捏出圆润的“果形”;有的则是大手握小手,一起打个漂亮的结。当二十束“柿子花束”在合影时绽放,红橙相间的色彩里,藏着的不仅是手工的乐趣,更是“我们一起完成”的成就感。一位妈妈说:“平时总催他快点,今天才发现,慢慢陪他编完一个‘柿子’,比任何道理都管用。”
共读梦想:让故事长出飞翔的翅膀。绘本课堂里,从一个温暖的问题开始:“你的梦想是什么呀?”孩子们的回答像星星一样闪亮——“当老师”“开飞机”“去游戏世界冒险”。《大脚丫跳芭蕾》的故事里,贝琳达坚持跳舞的勇气,让孩子们明白:梦想不是空想,是摔倒了还能站起来的坚持。亲子一起观察绘本画面时,爸爸指着评委的表情问“他为什么皱眉呀”,妈妈帮孩子给故事取新名字,这些对话让书本里的道理悄悄住进心里。最后,孩子们用卡纸和缎带做出“芭蕾舞者”,食指中指套着蓬蓬裙在桌上转圈时,银铃般的笑声里,有梦想在发芽的声音。
从自然探索到文化传承,从运动协作到手工创作,再到阅读启蒙,柏堰湖社区的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像一串珍珠,串联起亲子间的美好时光。在这里,教育不是说教,是和孩子一起做过的标本、插过的簪花、跑过的赛道、编过的“柿子”、读过的故事。这些共同的体验,正悄悄变成最好的家庭教育,让每个家庭都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温暖与成长。
京海配资-京海配资官网-配资炒股导航-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