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机遇与选择如枝叶交错,光影婆娑。
纵有千百条路在眼前伸展,心底的牵挂,终归要以家庭为重。
——孙震生
我的艺术启蒙,始于农家土墙上的烟火气。幼时在唐山乡间,新年一到,手绘印制的年画便成了灰墙唯一的鲜亮——杨柳青的连年有余固然喜庆,但我更贪看那些跃动着故事的“小格子”:杨门女将马蹄扬尘,武松拳下虎目圆睁。那分明是铺展的连环画,把江湖与庙堂浓缩成墙上的方寸传奇。后来小人书《西游记》里的精怪世界,动画片中的葫芦娃、哪吒闹海……都成了我铅笔下歪斜却执着的临摹对象。那时家贫,连环画、年画、动画片,是唯一透进来的光,无声滋养着内心最初的向往。
百日照
蜡笔在年画上勾描的印迹未干,命运已开始留下粗粝的痕迹。“震生”这个名字,是出生在唐山震后二十日废墟上的烙印,浸染着时代的惊惶。六岁那年,村口水坑的浊浪几乎将我吞噬,沉入冰冷之际,是两位路过的复员军人,硬生生将我拽了回来。初中毕业,“铁饭碗”是悬在农家子弟头顶最实在的出路。我循着长辈的期望考入当时的河北滦县师范学校,只因那里有个能接触绘画的艺术班。在那段清贫的日子里,师长的一句鼓励、作业本上的一个红圈,都如甘霖,无声地推着我往那条窄路上挪步。
真正撞开心门的惊雷,炸响在街头的旧书摊。1994年一期《读者》封底上,何家英先生的《秋冥》如一道闪电击中了我——原来工笔人物画可以这样有温度有朝气有魅力!传统仕女画千人一面的印象瞬间在心中碎裂。那一眼,让我像追逐光线的藤蔓,经刘利军老师指引,我于1997年如愿考进天津美术学院助教班学习。霍春阳先生笔下的墨韵流淌,吕云所先生腕底枯笔焦墨熔铸着大地的脊梁,最后一个月终于盼来了心心念念的何家英先生写生课。那一年,如淤塞的河床突遇开闸的洪流,当何先生午后在校园里晾晒他那些令人屏息的原作,阳光倾泻在密密的绢丝上,我站在那些仿佛有呼吸有生命的人物前,第一次清晰听见自己艺术筋骨拔节的声响。
20岁时的照片
拍摄于1995年
河北滦县师范学校艺术楼
1998年
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与何家英老师合影
揣着这点微光回到小城教坛,内心的火种却愈发急切。2004年,中国画电视大赛工笔人物组的金奖意外落在我肩上。镁光灯下握着奖杯,它的沉甸不仅在于荣誉,更像一道赦令——原来这双沾满粉笔灰的手,真能稳稳捧住“专业”二字的分量。
参加中国画电视大赛期间拍摄的照片
2004年
中国画电视大赛工笔人物组的金奖作品
《春天的约会》120cm×60cm
停薪留职的艰难岁月里,是妻子默默用她的积蓄垫起我追梦的阶梯;成家后,仍是妻子独自扛住了生活的风雨,让我得以再次奔赴天津,考入何家英先生的研究生班(2005年),并幸运地成为“超期服役”的学生。在先生画室那浸透汗水的几年,《五月阳光》(2007年百家金陵金奖)与《回信》(2009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接连绽放金光。2011年,王明明院长不拘一格的大手将我拉进北京画院;十余年后,中国国家画院的大门再次敞开。在中国国家画院经常需要十几天创作出一幅大画!逼仄的时限竟意外撬开了我未曾深掘的小写意绘画,在挑战中拓展了表达的疆域。
北京画院期间在云南采风
(左一庄小雷老师、中间买鸿钧老师)
郎木寺采风
画笔之外,我的生命需要其他锚点来平衡那极致的专注。沉浸感是唯一的良药——篆刻在石面游走的笃定,银錾在皮具上雕琢纹路的耐心,甚至一头扎进有声书录制,在麦克风前一人分饰多角的酣畅。最野性的释放当属习武。李连杰的少林旧梦深埋心底,在那段闲暇的时光里终于破土:双节棍凌厉的破空声,九节鞭游龙般的轨迹,人到中年后健身器械沉稳的撞击……筋骨在对抗中苏醒,汗水冲开了笔墨氤氲的滞重。
自制的皮具
在公园锻炼
人生路上,选择如枝叶交错,光影婆娑。纵有千百条路在眼前伸展,心底的牵挂,终归要以家庭为重。养育儿女,道理相通。孩子天资或许愚钝贪玩,这并不要紧。真正关键的,是那份骨子里的正直——枝叶或许疏密有别,但那根基的方向,必须持守本心,向着光明与良善生长。
(文/孙震生)
帕米尔高原红其拉甫口岸
我以画笔为杖,行过帕米尔云端之境,虽身躯如负铅坠,喘息维艰,但一抬头,那四面亘古的雪峰与苍穹相融,宛如传说中不染尘埃的神庭,仙人踪迹似在云端缥缈。这绝非寻常旅人所能轻易抵达看到的壮美,它凛然悬于尘世之上,是造化之笔于绝境挥洒的神迹。
——孙震生
帕米尔高原采风
作品欣赏
孙震生 《收获金秋》
180cm×200cm
2008年
孙震生《回信》
150cm×195cm
2009年
孙震生《雪域欢歌》
190cm×220cm
2019年
孙震生《慕士塔格之灵》
120cm×180cm
2020年
孙震生《莎莉的心事》
180cm×140cm
2020年
孙震生《四叶草》
33.5cm×24.5cm
2023年
孙震生《小雪》
33.5cm×24.5cm
2020年
孙震生《且听风吟》
33.5cm×24.5cm
2022年
孙震生《芳华初醒》
93cm×120cm
2025年
(来源:地道艺术)
画家简介
“讲座·对话孙震生:工笔语法——工笔画创作思维解码”活动在广州画院举行
孙震生,字雨辰,1976年生于河北唐山。中国国家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重彩画艺委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协全国中国画展览评委,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春天的约会》获首届中国画电视大赛工笔人物组金奖
2007年《五月阳光》获全国“2007百家金陵画展”金奖
2009年《回信》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
2011年《新学期》获全国第四届青年美展优秀奖
2012年《收获金秋》参加《东方彩韵——中日建交40周年中国工笔画、日本画当代精品大展》并获金奖
2015年《霜-晨-月》获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
京海配资-京海配资官网-配资炒股导航-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