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讲座现场
8月1日至2日,《国之重器——新时代建设成就主题版画作品创作》项目在黑龙江伊春市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集中专题讲座。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所长沙永汇、著名版画家于承佑、张敏杰、黄启明等四位专家,分别从意识形态把控、创作要求细化等维度进行授课,为参与创作的艺术家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和创作指导。
该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国国家画院主办,深入弘扬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精神,展现我国在科技、国防等领域的重大建设成就,旨在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国防科技工业文化艺术体系。自项目立项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版画家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数位专家指导下进行采风、讲座、评审等一系列创作活动,以精湛技艺描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航天、航空、核能、船舶、兵器、人物六大领域的辉煌成就,以版画镌刻下新时代的强国印记,用艺术语言诠释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与创新力量。
沙永汇教授讲座现场
8月1日上午,沙永汇所长以《主题性创作中的构图形式》为题,结合自身创作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主题性美术创作中最基础的构图问题。并且特别强调“艺术创作不能脱离时代语境,我们要用版画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既要避免口号化,又要防止过度艺术化而消解主题。”她特别以“两弹一星”元勋事迹为例,解析如何通过人物神态、环境细节等艺术处理,既保持历史真实性,又增强作品感染力。
于承佑教授讲座现场
当天下午,于承佑教授带来《绘画与品格》的精彩讲座。授课回归最原本的审美性角度,于教授从自己40余年的创作实践出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如何将绘画的艺术性表达与当代重工业题材相结合表现。在创作与建设成就有关的作品时要注意在棱角处保留些许柔和的过渡,这是对建设者人文关怀的体现。
张敏杰教授讲座现场
8月2日上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张敏杰教授以《绘画创作的高度》为题,通过分析中外经典作品与著名艺术家,系统讲解了如何构建具有说服力的视觉叙事。张教授指出,“好的主题创作要像一部微电影,既要有‘大场面’的震撼,也要有‘特写镜头’的细腻。”
讲座现场照片
黄启明教授讲座现场
下午的讲座由黄启明教授压轴登场。他直指当前创作中的共性问题,提出“三精”标准——精准选题、精致构图、精到技法。“有些作品技术很成熟,但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记忆点’”。从时代的角度讲述主题性创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文化价值,黄教授指出:这种创作不仅是艺术实践,更是一种文化行动——它既延续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传统,又以创新姿态回应了“何以中国”的时代之问,在守正创新中构筑着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石。
项目前两日的集中讲座为后期创作厘清了三大方向:政治性上确保主题正确,艺术性上突破技法窠臼,创新性上探索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路径。专家们提供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案例,成为了艺术家后续修改作品的重要参照,促进了评审阶段的创作优化。
京海配资-京海配资官网-配资炒股导航-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